曾記得浙江臺州市一某工廠內拋丸機著火事件?
事故回顧:
2011年7月28日下午3點,浙江臺州東海大道一家店面的里面裝滿鋁片的拋丸機突然著火,臺州開發區消防大隊接警后,火速趕至現場。
到達現場后,消防官兵發現拋丸機的火勢蓄勢待發。據拋丸機機主宗女士介紹,拋丸機里面裝滿鋁片,一旦著起來,后果不堪設想。為了將火勢撲滅于初期階段,消防官兵首先采取泡沫撲救火災。
經過3分鐘的撲救,火勢稍有緩解,但并未撲滅。于是,消防官兵利用旁邊建筑的沙土和鏟子,采用窒息法,使燃燒的大火與空氣隔絕。消防官兵紛紛拿起鏟子鏟土填火。等到火勢緩和,再取出拋丸機里面的鋁片,從根本上杜絕大火的燃燒。經過接近15分鐘的緊急撲救,火勢得到完好控制,且未造成嚴重火災損失。
以上事故,正是未完全使用拋丸機而導致的著火事故,主要的原因在于:拋丸機處理的是鋁件,鋁件屬于金屬粉塵,未及時處理而導致的堆積容易造成自燃爆炸事故。
我們眾所周知,拋丸機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,污染空氣,危害人體的身體健康,必須配相對的濾筒除塵器才能過濾粉塵,使工廠環境變得整潔,也使工廠的安全得到了保障。
雖配置了濾筒除塵器,但也不要掉以輕心,濾筒除塵器在使用中除塵效果顯著,若未正確使用,也很容易起火,造成了大的經濟損失。
具體分析起火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1、鐵銹粉塵屬二級易燃固體,其燃點和引燃能量均較低
如果鐵銹粉塵的平均粒徑在100~150um 時,燃點溫度范圍為240—439℃,遠低于其熔化溫度。粉塵的可燃性與其的粒徑、成分、濃度、燃燒熱以及燃燒速度等多種因素有關,粒徑越小,表面積越大,越易點燃。
拋丸時產生的粉塵極細,主要成分為鐵粉、鐵的氧化物及灰塵,取鐵銹粉塵進行點火試驗,一點即著,如在風機氣流的助燃下,燃燒速度很快。同時濾筒式除塵器的濾料材質一般為紙質或聚酯纖維,其中以后者居多,這兩種材料均為易燃品。
易燃的鐵銹粉塵被引發著火有幾種可能情況,燃燒火源通常是由熾熱顆粒物、沖擊與摩擦火花、靜電火花等引起的。
2、外部熾熱物吸入除塵器
導致起火外部熾熱顆粒被吸入除塵器,引燃內部的鐵銹粉塵,致使易燃的濾筒起火燃燒,電焊和氣割產生的火花火星溫度均達數百度,引燃鐵銹粉塵很容易。
拋丸除銹機中所用拋丸器葉輪轉速為一般為n=2250fmin,拋射速度大于80m/s,高速鋼丸撞擊鋼板也可能產生熾熱顆?;蚧鸹ū晃氤龎m器內引發起火。
3、拋丸機濾筒內溫度高
導致自然起火進入拋丸機內處理的鋼板溫度一般要控制在80℃之內,單臺拋丸機總功率達一般在幾十至幾百千瓦,其中大部分的機械能會轉化為熱能,在生產運轉過程中,系統的溫度會逐漸升高。
同時物料轉化為粉塵,比表面積增大,提高了物質的活性,在具備可燃燒的條件下,可燃粉塵氧化放熱反應速度超過其散熱能力,Z終轉化為燃燒稱為粉塵自然。粉塵越細,就越容易自然。
鐵銹粉塵中的Fe、FeO、Fe20 、Fe 0 在較高溫度的富氧環境中,會加速氧化產生大量氧化熱,除塵器內大量粉塵堆積,熱量聚集可能使鐵銹粉塵達到自燃溫度,從而發生自行燃燒。
4、靜電導致起火
鐵銹粉塵在高速氣流中會產生靜電。由于天然輻射、離子或電子附著,塵粒之間或粉塵與物體之間的摩擦,通常會使塵粒帶有電荷。
鐵銹粉塵在管道內流動時,自身相互摩擦,塵粒與管道、設備內壁的摩擦可以產生數千伏的靜電電位,同時此種粉塵靜電具有分散性和懸浮性的特點,分散性增大了摩擦面積,懸浮性使鐵銹顆粒接觸但不連續,從而導致靜電電位越來越高。
當累積電位增大到粉塵間的擊穿場強時,就會產生靜電火花,當放電能量達到或超過鐵銹粉塵的Z小點火能量時,就會發生起火事故。
試驗表明化學纖維濾料通常是產生靜電Z集中的地方,堆積在濾筒上的粉塵使空間電場強度增大,當積累到粉塵間的擊穿場強時,就會發生靜電火花放電,其放電能量足以引燃鐵銹粉塵。
5、其他
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拋丸機本身的除塵器設計就是不合理,而這個是沒辦法解決的,只能找廠家讓他們重新制作一個除塵器和自己的型號拋丸機相配套。
拋丸機濾筒起火的應對措施
1、檢修中的火源控制
在其后的拋丸機組內外檢修作業時,嚴格控制火源,防止線路打火,在氣電焊作業時先要清除周圍的粉塵,檢修作業后10分鐘后 才許開機試車或生產,同時在拋丸機組附近嚴禁吸煙或其它點火,避免熾熱顆?;蚧鸹ū晃氤龎m器內。
2、接地保護
相關設備設施均保持良好的接地,其接地電阻要求在1~4fZ范圍之內,避免設備設施靜電積累;此外增加導電性,用導體或導電物質代替高絕緣性物質,特別是采用了抗靜電濾料。
3、定期清理鐵銹粉塵
防止鐵銹粉塵沉積,熱能聚積,要及時清理除塵器內的積灰,規定每班次都要進行反吹卸灰。
4、提高操作檢修人員的風險意識
對操作、檢修人員進行理論及實踐知識的培訓,使員工意識到鐵銹粉塵的易燃性,在生產中密切注意濾筒除塵器的運行狀況。